东秦教〔2016〕23号
为更好地满足全校各本科专业对公共数学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我校公共数学的教学质量,经过研究和论证,决定自2016级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公共数学分类、分层次教学。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契机,以加强学生数学基础、满足学生后续课程学习需要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为着力点,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提高公共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置
公共数学课程分为分析类、代数类、随机类、数学实验类四个类别,各类别包含若干不同层次的课程,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区别见附件。
1.分析类:按教学要求分四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
高等数学A:11学分(第一学期5学分,第二学期6学分);
高等数学B:10学分(第一学期5学分,第二学期5学分);
高等数学C:9学分(第一学期4.5学分,第二学期4.5学分);
大学数学:3.5学分(第一学期)。
其中:“高等数学B”和“高等数学C”教学内容分别对应于考研数学一和数学三的高等数学部分。“高等数学A”的教学内容在“高等数学B”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2.代数类:按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
线性代数A:3学分(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线性代数B:2.5学分(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线性代数C:2学分(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其中:“线性代数B”教学内容对应于考研数学的线性代数部分。“线性代数A”的教学内容在“线性代数B”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线性代数C”的教学内容较“线性代数B”适当减少。
3.随机类:按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3学分(第三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5学分(第三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2学分(第三学期)。
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教学内容对应于考研数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的教学内容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的教学内容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有所减少。
4.数学实验类设置一门课程:数学实验,2学分(第一、二、三学期)。该课程主要介绍主要的数学软件的使用,帮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现公共数学中的数学计算及部分证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共数学的建议开课方案见下表,各专业可根据培养要求确定专业修读的最低要求,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比专业要求更高的课程进行学习。
类别 |
层次 |
建议修读专业 |
分析类 |
高等数学A |
计算机类 |
高等数学B |
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 机械类、材料类 |
高等数学C |
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 |
大学数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代数类 |
线性代数A |
计算机类 |
线性代数B |
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 材料类、经济学类 |
线性代数C |
工商管理类 |
随机类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电子信息类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 材料类、经济学类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
工商管理类 |
数学实验类 |
数学实验 |
各专业自行确定 |
(二)教学安排
1.新生入学时,根据专业修读要求为各专业大类(专业)预设第一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各学院负责通知本学院学生。
2.各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结合各专业大类(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各层次数学的基本要求和本专业大类(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并指导学生选课。
3.学生在充分了解不同层次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开课时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发展规划,进行选课。
4.开课1周内,允许学生退出某门课程并改选同类且不低于培养方案要求层次的数学课程。
5.开课1周后,所修课程不能退出和变更,学生应正常修课并参加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学生应参加补考,若补考仍不合格,学生应重修该课程,重修时不能退出或改选。
(三)教学模式
采用“课堂授课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其中:
1.分析类课程每周安排课堂教学6学时;
2.代数类和随机类课程每周安排4学时;
3.数学实验类课程随其他类别的课程的进度分散安排在第一、二和三学期,第三学期录入最终成绩。
对于所有课程均安排答疑,并根据课程进度安排期中测试。
(四)成绩评定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数学思想及推理、计算能力的考核。过程性评价通过期中考试、课堂测验、作业、上机学习等环节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终结性评价采取学校统一命题的期末考试的方式评定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
(五)第二课堂活动
以“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为契机,结合“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讲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六)教学团队建设
组建分析类、代数类和随机类教学团队,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内容、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以及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考核机制、效果评测等问题,提高团队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七)信息化考评系统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公共数学单元考评和综合考评平台。建设各类课程的题库,为全校学生提供数量充足的公共数学练习和考评资源,加强对学生的过程学习考核。
三、保障措施
(一)为确保公共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相关专家教授为成员的公共数学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和协调公共数学教学改革工作。
(二)设立公共数学教学改革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数学课程建设、团队建设、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平台和信息化考评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附件:各类别不同层次课程教学内容